五月榴花照眼明 现场赛课始出成——吴中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五年内)会课评比活动纪实
简 讯
2021年 第76期
苏州市吴中区教学研究室
五月榴花照眼明 现场赛课始出成——吴中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五年内)会课评比活动纪实
初夏微风徐来, 美好不期而至。
青春激情飞扬, 课堂精彩绽放。
2021年5月11日和13日,吴中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五年内)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会课评比活动分别在碧波实验小学枫津路校区和吴中实验小学如期举行。本次比赛有14名青年数学教师同台竞技,区内数学名师及200多位数学骨干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现场赛课 各展风采
每一位参赛老师精心准备,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有各自的风格。他们各显神通,展现出不同的教学风采,呈现了14节精彩的数学课例。
下面我们一起来领略老师们精彩有趣的教学活动吧!
1.碧波实验小学沈心怡老师《认识多边形》
她设置了四个动手操作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式,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她带领学生徜徉图形王国,探索奥秘,领略数学的魅力。
2.东山实小侯冬梅老师《认识周长》
注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探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数学问题。
3.石湖实小施妤仪老师《认识多边形》
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观察比较,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
4.苏苑实小罗晓敏老师《乘法的初步认识》
由学过的加法算式引出乘法算式,在丰富的情景设置中问题,通过各种有趣的比赛增加学生练习的兴趣。
5.碧波实小陶杰老师《认识小数》
让学生借助具体的量和几何直观图,直观感受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
6.木渎实小曹怡鸣老师《认识平均分》
围绕“小猴分桃子、分饼干”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探索出平均分的含义。
7.横泾实小王礼民老师《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事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8.宝带实验小学的江涛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以失物招领引入课堂,把知识融入情境中,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整个课堂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彰显了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
9.木渎实验小学的沈超杰老师执教《简单的周期》,这节课引导学生能用脉络清晰的语言阐述发现的规律,学会用“以什么为一组,重复出现”来表达规律。按照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利用规律、欣赏规律、创造规律的顺序带领学生开启一场周期之旅。
10.东山实验小学的孙屹峰老师和苏苑实验小学的朱晓玲老师执教《可能性》,两人同课异构,各有千秋。孙屹峰老师精心设计小组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朱晓玲老师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动手操作的心理,通过摸球游戏渗透可能性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进而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提高了思维深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11.舟山实验小学的顾海珊老师执教《小数的意义与读写》,学习小数这节课,从数数开始,整个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基于学情层层递进,体现了概念教学化抽象为直观的思想。
12.木渎南行实验小学的钱志华老师和吴中实验小学的吴鑫瑶老师两人同课异构,执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钱志华老师从黑板报上的图形引入课题,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同时以转化思想贯穿整堂课,在观察、操作、比较、归纳中让学生充分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吴鑫瑶老师通过比较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渗透转化思想,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从不规则图形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总结,设计有一定的梯度,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沉浸课堂 展示自我
碧波实验小学枫津路校区和吴中实小的学生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或凝神谛听,发散思维;或高举小手,表达观点;又或团结协作,动手操作……充分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一次磨练,一次成长;
一次付出,一次收获。
此次活动既为参赛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能力的舞台,也为全区青年教师们学习提升创设了一个机会。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相信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能够从中吸收宝贵经验,为吴中区的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苏州市吴中区教学与教育科学研究室
2021年5月24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