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中华的传统文化 感受珠心算的神奇魅力——苏州市小学数学珠心算活动在越溪实验小学举行
简 讯
2021年 第68期
苏州市吴中区教学研究室
浸润中华的传统文化 感受珠心算的神奇魅力——苏州市小学数学珠心算活动在越溪实验小学举行
为扎实推进珠心算教育建设,引领师生感受珠算的神奇魅力,逐步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月14日上午,苏州市小学数学珠心算“指尖灵动展智慧 传承创新促迁移”教学实验研讨活动(第二场)在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校顺利召开。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江苏省珠算协会会长,省财政厅巡视员汪以力莅临指导。苏州市教育局发展规划与财务处,苏州市珠心算协会副会长沈昀,中共吴中教育党工员委员、吴中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处副主任孟晓庆,苏州市珠算协会秘书长王琪蓉,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刘晓萍,苏州市财政局一级科员高颖,苏州市博文教育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治国,吴中区教育局计财科科长府正忠,以及苏州各市(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珠心算教育实验学校的珠心算骨干教师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各位专家在夏静校长的带领下参观了越溪实验小学的珠心算教室,了解了越溪实验小学珠心算实验的过程。
活动开始,来自越溪实验小学的陈浩老师执教了《100以内加减法二(退位减1)》,陈老师用一个儿童喜欢的童话故事把整堂课串联起来,小朋友在一个个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体现了学前段珠心算教学游戏化、活动性、趣味性的特点。
东山中心小学宋云华老师执教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进位加1)》,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巩固拨珠的手法,进一步增强对珠心算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为学生的珠心算能力形成与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木渎中心小学周雪英老师执教了《万以内的减法二(不退位减)》,周老师整堂课的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方法新颖,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越溪实验小学的杜梦怡老师执教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进位加1)》借助算盘拨数,巧妙地将数学教学与珠心算教学有机融合,建立了珠心算和苏教版教材的融合教学的方法结构。
越溪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自信大方,动作统一规范。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句句口诀伴随着算珠清脆的撞击声,汇聚成震撼人心的交响乐。孩子们通过实拨,空拨,看拨,想拨向与会者展示了珠心算能力。孩子们神情专注、精神饱满,翻飞的手指灵巧地拨动着算珠,快速、正确的答案令人啧啧称叹。
随后,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夏静校长上台致辞,表示开展珠心算教学是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机会,是我们感悟中华智慧的机会,是我们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机会,也是我们探索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机制路径的机会。
吴中区教学与教育科学研究室王建兵老师作《着眼儿童立场,提升数学思维》专题讲座,深入浅出的阐述了珠心算的历史文化底蕴,点明了珠心算对学生思维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有利于提升儿童计算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和数形结合、拓展认知能力、促进全脑平衡发展。讲座内容丰富,干货满满,也对接下来要继续开展的珠心算教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指导意义。
吴中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处孟晓庆副主任对本次活动作了指导工作,他对精彩的课堂展示和热烈的研讨氛围给予赞赏,同时指出珠心算与日常教学的融合非常重要,在珠心算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让学生珠心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同向发展。
江苏省珠算协会会长汪以力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对苏州市珠心算实验教育教学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珠心算与数学的融合教学,目前在教学研究、师资的培训、教材的运用、教案的设计以及课堂上实际的实行,都非常的出彩。现如今在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珠心算教育教学将大有可为。汪以力先生希望苏州珠心算教育走出苏州自己的特色,展现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发挥教师的高质量教学水准,也进一步为全省珠心算教育教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刘晓萍总结发言,鼓励实验学校继续砥砺前行,做好传承与创新。在研究珠心算的教学中,希望学生经历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珠心算技能习过程,在动手操作、在动脑操作当中,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而如今珠心算的研究教学,正处在建党一百周年的时代背景下,又显得尤有深厚意义,使得孩子在优秀文化传承过程中,自然滋长爱党、爱国的情感。珠算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也是华夏智慧的结晶,身为一名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为传递中华文明而努力,树立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苏州市吴中区教学与教育科学研究室
2021年5月17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