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小教管理>小教简讯>详细内容

小教简讯

行在研学的路上,追寻数学的魅力——记吴中区2020年暑期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改革培训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02 10:48:27 浏览次数: 【字体:

简 讯

 2020年第102

苏州市吴中区教学与教育科学研究室

行在研学的路上,追寻数学的魅力——记吴中区2020年暑期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改革培训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提升小学数学教师教研水平,促进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吴中区2020年暑期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培训于2020年8月22日、23日在区教师发展中心如期展开。本次培训不仅有效落实了区教育局培训政策,更满足了我区小学数学教师亟于成长、渴望进步的迫切需求。



乐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22日上午吴中区小学数学教研员王建兵老师围绕数学核心素养,结合时代要求对在场所有老师提出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鼓励老师们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文化滋养的小学数学课堂

22日上午的活动由王燕琴老师主持,木渎实小的叶俊校长对《校园文化视野下的数学课堂》做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文化的滋养下,课堂是有样子的,而教师是决定课堂样子的关键,相信每位老师心中都有自己课堂的样子,将校园文化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融合,使其各司其职,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为有效。

让学生的思维多飞一会儿

22日下午的活动由朱健老师主持,高新区小学数学教研员袁凤珍老师围绕计算,作了《计算教学 让学生的思维多飞一会儿》的讲座,列举小学数学中出现的各种计算现状,用鲜活的实例解读了运算能力的概念,指明了提升策略,在我们教学中要注重直观,让我们清楚的感受到计算教学是思维的载体!

“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异彩!”

23日上午的活动由颜建富老师主持,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凌建青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以《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为题的讲座。

凌老师从一个成功的教师需要将“教什么”和“怎么教”相结合出发,向我们阐述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着通过大量的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的序列化研究具体说明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落实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凌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精彩有趣,让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

“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不学问,非学问。”

下午场由朱春明老师主持,吴中区教学与教育科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王建兵老师围绕《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展开了交流。

王建兵老师从需要提出问题的背景、现状以及必要性来引出今天的主题,接着从“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的理论基础”、“根据数学信息进行问题提出教学的实践研究”、“问题提出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这三大方面来阐述,通过穿插一个个例子、一个个提出问题的预设,让老师们对问题提出这一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对如何成为创新型、探究型的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方向。

学习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两天精彩的培训在老师们的掌声中结束了,在场的老师们都认真聆听,仔细记录,深思领悟,为新学期蓄力启航。

“路漫漫其修远兮”,教育教学求索之路虽然坎坷,但有了专家名师的引领,坚信每一位教师都能走出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苏州市吴中区教学与教育科学研究室

2020年92


培训心得集锦

 

1.遇到一个好老师乃人生之幸事也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高新区教研员袁凤珍老师的《计算教学 让学生的思维多飞一会儿》的讲座。在她的讲述中,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现象,也感受到计算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引用她的四个字——半壁江山。

袁老师列举了一年级的例子:(  +(  )=(  )+(  )=(  )+(  ),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会写0+1=1+2=3+4,这就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现象,我也曾困惑,经过袁老师的讲述,我意识到,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就是,等号后面便是答案,不管后面还跟了什么。袁老师提出了一些策略指导:注重直观,让思维有“根”;注重表达,让思维有“据”;注重表征,让思维有“痕”;注重观察,让思维有“品”。这样贴近教学的讲述,让我受益匪浅,也知道该怎么针对性教学,同时明白了计算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培训,让我更加明白作为一名教师的使命,以及在教学过程中该怎样调整。遇到一个好老师乃人生之幸事也。

——东湖小学  张子怡

 

2.鼓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王建兵教研员重点围绕如何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进行多层次的展开。布鲁纳说“教学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活动”,同样在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认识上,爱因斯坦也有这样的见解“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数学问题提出的理论基础来看,在教学中注重问题的生成是非常关键的。从学生的层面上看,学生可以通过给定的问题情景提出数学问题,通过改编已有的问题来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从教师的层面上来看,除此以外还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预测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如何解决呢?王校长提到了波利亚的解题策略,即理解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回顾反思四个步骤。那为什么要进行问题提出的教学实践研究呢?简单的概括为可以提升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水平,改善教学学习方式,有效加强师生、生生互动,改变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横泾实验小学  王礼民

 

3.让核心素养从理论落实到实践中

炎炎夏日,时光荏苒。又到了开学前,这个暑假我们聚在吴中区教师发展中心,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王建兵老师带来的“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我感触颇深。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我们找准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内容,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实证、课堂实践、教学评价等研究,以帮助学生发展数学学科关键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我们需要把它从理论落实到实践中。

——临湖实验小学  孟婉

 

4.让学生的思维“飞”得更高更远

袁老师在讲座中提到“让思维可见,让思维留痕,借助表征,可以打开思维的另一扇窗。”我认为,计算教学要以理解算理为前提,在充分理解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进而借助表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舟山实验小学   王诺

 

5.学习着 思考着

几位教研员的精彩讲座让参加培训的教师们学习着、思考着,收获颇多,也让迅速成长中的青年教师领略到为师之趣、教育之专、成长之乐,相信大家通过这次培训,必将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改变,在改变中奋进!

——木渎范仲淹实小学  盛倩云

 

6.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讲座上,教研员还对我们新教师提出了一个宝贵的看法:要想上好一堂课,抓住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尤为重要,一定要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而不是死记公式。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大脑,对教学内容起着支配作用,对课堂效果起着检验作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就失去了方向,教学组织就会混乱。因此,在课前要对教学目标了如指掌:三维目标是什么,教学重难点是什么,这些目标将在哪些教学活动中得到实现。围绕目标而设计,紧抓目标来教学,熟记目标于心中,有的放矢,相信就能提高课堂效率。

——叶圣陶实验小学  许逸枫

 

7.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去

在新课改以来,提出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教学,要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鼓励学生多多提问,努力形成高质量教学。

——独墅湖实验小学 钱宸

 

8.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次学习,让我的教学观有所转变,我们作为教师要因材施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不单单停留在学生能解决问题的层面,更需要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过后,再次发现和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不断深入研究。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教师不仅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养成提出问题这种思维习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独墅湖实验小学  汤洁羽

 

9.做一名新时代的好老师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习总书记对如何做一位好老师提出的四个标准情真意切,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位普通的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以高尚的师德情操,诠释"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师德风范,坚持教书育人;关爱学生,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建立好的榜样;继续站好三尺讲台,用忠诚、以身作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仁爱之心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事业;做学生学习道路的引路人,去培养、帮助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实现中国梦。

——木渎南行实验小学  刘晓慧

 

10.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课堂

通过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我深深感受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在工作时不停地忙碌着,虽然我们也有在脑海中闪现过许多有特色的点子、一些有亮点的设计,但却在这忙忙碌碌中被淡忘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想也给自己一点“静”下来的时间,多思考、多反思,多一分执着、多一点创新,善于累积经验和总结教训,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思想,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课堂。

——尹山湖实验小学  庄馨月

 

11.与学生一起成长

数学课堂的教学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要鼓励学生愿意提问、敢于提问,通过长期引导让学生善于提问,不仅如此,教师自身也要不断丰厚自身的学科素养,提升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力。

——光福中心小学  许俊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